Search

|冬至快樂──給家神們的湯圓饗宴|
 
除了端午節的南北粽大戰以外,臺灣的內戰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|冬至快樂──給家神們的湯圓饗宴|
 
除了端午節的南北粽大戰以外,臺灣的內戰還有甜鹹湯圓之爭。
 
是的,又到了每年的冬至了,那麼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是怎麼度過冬至的呢?
 
1720年的《臺灣縣志》裡紀載:『十一月冬至,致祭祠宇,張燈演戯。謂之「祭冬」。家各磨米為丸,祀先祭神,闔家皆食,謂之「添歲」。』
 
:『凡百器物,各黏一丸於上,謂之「餉耗」。』
 
早期的臺灣人,認為器物家具上,都有他們的神,像是灶有灶神、門有門神等,而冬至的「餉耗」,就是在各式家具上,黏上一枚湯圓,感謝他們今年的幫助。
 
如果不做「餉耗」,會發生什麼事呢?
 
早期電燈不發達時,臺灣大多點油燈照明,而油燈的外型看起來像一隻猴子,所以掌管油燈的神,又被稱為「燈猴」。
 
有一年冬至的時候,全臺灣都忘記要在油燈上貼上湯圓祭祀了(也太邊緣)。於是燈猴就生氣了,並一狀告到了玉皇大帝那,玉皇大帝一氣之下,就打算讓臺灣直接淹沒,懲罰臺灣人的不知感恩。
 
臺灣人很不知所措,但為了不要牽連到家裡的神明,於是就在年底時送神回到天上,而這些神們也向玉皇大帝求情,臺灣才終於沒有變成東方亞特蘭提斯。
 
這就是「燈猴」傳說。
 
而除了把湯圓黏在家具上,冬至時,臺灣農家也會幫牛準備多一點的草料、水果,感謝牛這一年的辛勞。
 
之後以訛傳訛,冬至也被認為是臺灣耕牛的生日,因此臺灣人們也會把湯圓黏在水牛的角上,稱為「圓仔釘」。
 
所以除了吃湯圓保平安以外,冬至這一天,也不要忘記感謝家具、駝具們的辛勞喔。
 
冬至快樂!
 
參考資料:〈劉還月的臺灣歲時曆〉;《寶島神很大:冬至》;《臺灣縣志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屬於臺灣的服裝誌,介紹荷西、明鄭、清領與日本時代的各種服飾。 台灣傳統服飾 台灣古代穿什麼 台灣歷史服飾
View all posts